情注红土地——探寻红色画家邬江创作的心路历程
摘录自赣南日报
□记者 廖福玲
他是红土地上成长起来的画家,从小耳濡目染红军的故事,深深地被那些惊天泣地的英雄故事所打动,所以他走上了以红色题材为主的创作道路;他功底扎实,技法娴熟,一幅高1.5米、长4.5米的《模范兴国》,只用20多天就完成了,所以仅在2016年,他就接连有《永恒的誓言》《风雪长征路》《祝捷》等多幅作品荣登各种全国全军最高级别的美展并获奖;他不断探索中国水墨画新时代的表现力,善于在本色生活中去发现、感受自然的美,尤其注重展现残酷战争中美好的人性光辉……
他就是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的赣州人邬江。喝着章江水长大的他,一直用画笔描绘着心目中的共和国英雄。11月9日,“印记——邬江中国画作品展”在赣州美术馆开幕,展览以鲜明的红色革命历史题材为主线,真实再现当年革命前辈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热情讴歌和颂扬英勇无畏、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画展广受好评。近日,记者采访了邬江,探寻他多年来创作红色题材作品的心路历程。
情牵英雄 红土地走出来的红色画家
赣南是共和国的摇篮,无数革命先烈的鲜血洒在了这片红土地上。邬江生于斯、长于斯,红军当年浴血奋战的英雄故事伴随他成长。“从小这些英雄故事就时时在我脑海中浮现,于是,我开始了涂鸦式的绘画,常常把所听来的红军故事画在小学课本和作业本上。”他回忆道。
1977年,邬江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美术专业学生,毕业后被分配在赣南日报任美术编辑。创作报纸上大量的插图,练就了他扎实的人物造型功底。在工作间隙,他也常常深入瑞金、兴国、于都等地,采访老红军及后代,聆听那些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并开始创作以红军故事为题材的作品。
“1982年,我的作品《从军图》在《中国青年报》发表,这是我发表的第一幅红色题材作品。我清楚地记得这幅作品的稿费是8块钱,我把这8块钱珍藏了8年。”邬江告诉记者。之后,他陆续创作了《泉水叮咚》《霜晨月》等作品,分别在《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江西日报》等报刊发表,入选江西省多个展览并获奖。24岁的他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西分会,是当时最年轻的会员。从此,他走上了以红色题材为主的创作道路。
自辟蹊径 探索形神兼备的红色画作
创作上最初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邬江的创作热情。他开始进一步拓宽自己的创作路子,不断研习表现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创新。数十年来,在繁忙的报纸编辑工作之余,他仍然坚持中国画创作,时有作品问世。
为了更加准确生动地再现烽火岁月的历史画面,进一步提高绘画技巧和造型能力,2013年,年过半百的邬江,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北京,先后就读中国国家画院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高级研究班。他如饥似渴、兼收并蓄,广泛切磋、悉心钻研,极大地开拓了艺术视野,丰富了艺术积累,提高了艺术修养,艺术创作手法日臻成熟。以全新的艺术手法,创作一批以赣南苏区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题材中国画作品的设想,在他脑海里油然而生。
学成归来后,邬江除了阅读大量的赣南苏区革命史料以外,还多次重访瑞金、兴国、于都等原中央苏区所在地,走访老红军和他们的后代,聆听他们讲述当年惊心动魄的战斗经历,切身感受他们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忠于革命的动人情怀。近年来多次的粤赣之间往返,成为他主要的艺术行旅。在苏区的所见所闻,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一个红色革命题材作品的旺盛创作期随之开始。
当年那些血与火的动人故事仿佛历历在目,时时撞击着邬江的艺术神经,他迅速进入到创作状态。很快,连环组画《八子参军》于2015年脱颖而出,并且登上了2015年由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架上连环画展”,并被鲁迅美术学院收藏。一炮打响之后,他的红色题材中国画创作立即呈现出井喷状态,一发而不可收。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他接连推出《峥嵘岁月》《长征第一山》《攀登》《铁索寒》《冒着敌人的炮火》《万水千山只等闲》等一系列大幅中国画作品,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从中央苏区到长征路上那些激动人心的历史事件和动人场景。这批红色题材中国画作品,得到广大观众和业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
但邬江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创作。仅在2016年,他就接连有《永恒的誓言》《风雪长征路》《祝捷》《雪山壮歌》《我的父辈》等多幅作品荣登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单位和部门主办的各种全国最高级别的美展并获奖,相继亮相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81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翔说,邬江致力于水墨人物和山水画的探索,通过多年的孜孜以求,终于自辟蹊径,人物、山水画的创作已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他的画用五彩墨色层层渲染,加上流畅的线条和皴擦出来的肌理,再因为光效的加入,使画面变得丰富多彩、斑驳厚实。他创作的作品既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鲜明生动、雅俗共赏,又不失浓厚的时代生活气息。
讴歌美好 着墨战争中的红色光辉
邬江是个豁达的人,他希望通过作品来传递积极向上的红色精神。
2018年以后,邬江又接连推出《芙蓉山上五烈士》《更喜岷山千里雪》《红孩子》《战地黄花分外香》《从军》《踏征程》《洗征尘》《革命成功再回家》等力作。与前一阶段的作品有所不同的是,他除了继续表现战争岁月的艰苦性和残酷性、讴歌红军指战员的英雄壮举之外,用了更多的笔墨去展现战争风云中根据地军民美好的内心世界。
比如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描绘的是两名女战士在战场上救助女伤员的情景。画面上并不是硝烟、血腥和痛苦,而是盛开在原野上的金黄秋菊、战士马刀上飘动的红绸、悠然的战马、南飞的大雁,三名女战士互相扶持,微笑着坚毅前行。整个画面洋溢着高尚的革命理想主义情操和战友之间美好纯真的革命情谊。此后的《我编斗笠送红军》《从军》《红孩子》《革命成功再回家》等,也都较为鲜明地讴歌了残酷战争背景下美好的人性光辉。
邬江还善于选取特定的历史时刻,描绘宏大的战斗生活场景,展现壮阔的时代风云。比如,曾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全军美展获奖的巨幅中国画《祝捷》。2019年,他创作的巨幅中国画《模范兴国》和《出征》,更是两幅战争年代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
今年9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印记——邬江中国画作品展》亮相北京81美术馆。作品受到军地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李翔评价道:“邬江是目前中国创作红色题材作品成系列的红色画家第一人。”展览大获成功,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解放军美术书法杂志等首都22家主要媒体进行了报道。两个月后,画展在赣州展出。“在赣州开画展,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这里展出的每一幅红色题材作品都是我一直以来想用画笔表现的心目中的共和国英雄。我希望这次画展能带大家再一次重温那段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荣革命历史,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激励大家继承先烈遗志,永远不忘初心。”邬江在采访结束时如是说